搜索
文章列表

党的十九大刚刚闭幕,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前往上海和浙江嘉兴,瞻仰中共一大会址和南湖红船,回顾党的历史,重温入党誓词。这既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我们党立党初心的一次精神溯源,也是一次鲜明的政治宣示。习近平总书记在瞻仰一大会址和南湖红船时的重要讲话中强调,只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才能让中国共产党永远年轻。只要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苦干实干,中华民...

2020-12-15 党在我心中

时间飞逝,转眼间党就走过了九十五个春秋。在这九十五年的艰难历程中,我们的党由初生的婴儿变成了年轻力壮的青年,由懵懂走向了成熟。在我们党的领导下,我们伟大的祖国从支离破碎变成了锦绣河山。中华民族这头沉睡的巨狮开始觉醒,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作为炎黄子孙,一个革命老区的青年大学生,我为我的祖国感到无比的骄傲。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我为我的党感到自豪!穿越历史长河,19世纪末,中国正处于在列强侵略、军...

附件1疫情防控社会宣传教育标语(20条) 1.防控疫情   人人有责2.增强防控意识   提高防护能力3.关注权威发布   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规定4.依法依规   科学防控   有效防范和阻断疫情传播5.履行公民义务   主动配合疫情防控工作6.弘扬社会正气   坚决抵制疫情谣言散布7.增强辨别能力   不造谣   不信谣   不传谣8.外来人员请主动报告   主动登记9.保持一米线   守护...

      春节期间推出“歌舞闹新春、翰墨贺新春、戏曲过大年、剪出新愿景、非遗送福到、影像迎新春”系列文化活动向广大市民呈现。                                                       说唱《虎虎生威中国年》 活动形式:线上媒体平台播出。活动内容:市文化馆业务人员以说唱的形式,从农历“腊八”节开始至正月十五的本地民谣为主要内容。活动时间:1...

凉州半台戏是流传于武威民间的一个戏剧剧种,已有百年历史。相对于大戏秦腔而言,它只是一民民间小曲戏,故称之为半台戏。2008年凉州半台戏被列入甘肃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保护名录,属传统戏剧类项目。凉州半台戏的“小戏”特征十分鲜明。首先,演出阵营小,有“七学、八慢、九消停”之说,意指演职人员只需七至九人的;其次,剧目短小,多是生动风趣的地方戏和精炼感人的折子戏;第三,演出场地随意,院落、庙台...

华锐藏族的歌舞非常丰富,在民间有着“天上的星星数不清,华锐的歌舞跳不尽”的说法。“华锐则柔”又名“阿什则”,藏语中的“则”意为跳的意思,“柔”意为形式多样的舞蹈。表演时一边对唱一边跳舞,右袖举上,左袖下拖,有男女相互对唱对舞,集体合唱合舞,动作轻柔,优美动人,风趣而通俗,特别是歌调略不同于其他藏区。这类歌舞由于具有广泛的群众参与性和社会基础,因此在几千年的演变历程中“阿什则”的演唱兼容并蓄,...

华锐藏族婚俗,盛行在众多婚娶场合里。它内容丰富、情节完整,天祝藏族婚俗在周边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独有的一些习惯特点,将六礼有不同的规范与创造。充分体现了华锐藏族部落从原古起认识世界和改造自然过程中显示出来的广阔睿智,华锐藏族婚俗从民歌与仪轨两个方面整合了华锐藏族婚俗的全部风貌与文化内涵。一方面它代表华锐藏人整体上的价值方向,构勒出一套体系完整、形式独立的华锐地方本土的民俗文化活动;另一方面...

华锐藏族服饰,略不同于其它藏区,其特点比较轻便。即便于放牧,又适合农业生产。一般有平时和节日、老年和青年、男和女、冬装和夏装之间的区别,服装质地分布类、褐类、皮类、绸缎类等。特别是华锐藏族妇女的服饰和其它藏区的服饰区别较大,主要的发饰佩挂在前面,而其它区域大都则佩带于身后。同时,华锐服饰的色彩,有自己的美学观。本地人自称“华锐噶绕”(意为白色的华锐),十分崇尚白色,表示吉祥。2008年6月被...

华锐藏医藏药是是整个藏医药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在全面继承藏医学的基础上,根据地理、人文、文化等方面的不同特点,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鲜明的特色。天祝县藏医药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十一世纪藏医药随藏传佛教传入天祝藏区,十五世纪开始兴盛,公元19世纪中叶,著名藏医丹正加以手抄本的形式编著《临床经验》一书,对天祝地区藏医成就和他本人的藏医临床经验进行了认真总结,影响广泛。80年代初天祝县藏医院的成立...

童谣是人类文明早期口头文学的重要内容,它是文学的早期雏形,是诗歌的原生标本,对于研究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生产知识、人类历史的演进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古浪长期以来流传着许多优秀的民间童谣、歌谣,这些童谣与农耕文明之下的农业生产和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在一代代人的童年成长过程中,产生过良好的启蒙教化作用,在生命的记忆中留下过深刻的文化烙印。古浪童谣在古浪县均有分布,但尤以南部山区黄羊川镇、黑松驿...

古浪流传着许多优秀的民间故事,流传大多有百年历史,在全县均有分布,除了最著名的金瓜银豆,还有十二盘小磨推金子、抓山鸟和支山石、状元崖、皇娘娘、白骡子驮碑、方头椽子、铁瓦道人、梅鹿听经等许多故事。其中尤以“抓山鸟和支山石的故事”最为最众。该故事以古浪峡铁柜山为地理背景,所以又取名“铁柜山的传说”,也称为“十二小磨推金子的故事”。该故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经古浪籍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赵燕翼再创作,以《金...

古浪老调主要流传于古浪北部的永丰滩乡、黄花滩乡、东部的大靖镇、海子滩镇、裴家营镇一带。据考证,古浪老调早在明代就在古浪形成,它与眉户音乐有着一定的关系,按照古浪老调唱白相间,曲牌丰富的特色来看,相关专家认为原是舞台剧的表演脚本。从其音乐特色来看,具有眉户剧特色,应是从陕西、山西随移民从中原地区流传而来的眉户剧改编而成的。明清时期,眉户戏在古浪盛行,后因戏迷众多而舞台条件有限,因此,部分爱好者...

《甘冬儿和杨达尔》是流传于古浪境内的发生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古浪县大靖民权乡一带的一件真实爱情故事编成的一首民歌。最初是在正月十五闹社火玩场子时,你一句我一句编撰起来的,后经民间艺人加工改编而成。2008年列入甘肃省第二批省级非遗项目保护名录,属民间文学类项目。《甘冬儿和杨达尔的故事》在古浪流传一个世纪了,在古浪可以说家喻户晓,其情节不亚于《王贵和李香香》,正因为这样,民间艺人才加工成民歌,目的...

五月如歌,五月如诗。五月的花,好香;五月的情,真浓;五月的爱,好浪漫;五月的你,像阳光暖暖的住在了我心房。在这如诗如画的五月,由蓝田县文化和旅游体育局主办,蓝田县文化馆承办的“诗与乐”文艺演出活动如期而至。领导亲临现场并致辞。同志们愉快地忙碌着。准备的再充分上台前还得练练。拍张合影留个纪念。勤读诗书日月长。常弄琴瑟思华年。一段视频重现了演出现场的精彩。今天,我们用诗歌和音乐来展现新时代蓝田人...

2016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举行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

茶文化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茶。

1975年11月26日,中国成功发射一颗返回式遥感人造地球卫星并按计划回收。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服务项目

志愿服务

提交意见
非遗展示

非遗相关

非遗法规